肛肠医生说肠癌: 很多人可能已经是早期
国庆刚过,杏仁医生在微信后台收到了一条患者发来的感谢消息,节后连上7天班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很高兴我们做的科普能帮到大家。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症死亡病例在中国。肠癌更是近些年来发病率高速上升,成为最常见的5种癌症之一。
▲男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女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2011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是世界平均数的两倍,已成为国人健康的重要隐患。
为什么中国人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升高?
1.发现就是晚期
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而美国为64%,两者差距明显,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发现问题时,基本就是晚期,已经难以治愈。
2.肠癌预防意识不够
各国对于肠癌的早期筛查都有明确指南,而国内目前还无明确指南,公众对于肠癌的认识度不够,未引起重视。
结直肠癌是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多项研究均已证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美国大肠癌圆桌会议宣布到 2018 年,实现更大范围的结直肠癌筛查(普及率达 80%),而中国肠癌筛查的普及率可能连8%都不到。
哪些人需要进行肠癌早期筛查?
肠癌发病机制复杂,结肠息肉恶变通常可诱发肿瘤的生成,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以外,一般认为和外部因素也有很多关系。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食物,不利于肠道蠕动,也被认为是诱发结直肠癌的潜在因素。数据显示,在以低纤维素、高蛋白和高脂肪为主的饮食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地区。此外,长期抽烟、喝酒、嗜辣的人群也因重视肠癌的筛查。
医生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
肠癌早期筛查,各国都推荐哪些方法?
创伤侵入性检查:肠镜
将肠镜从肛门进入身体,以检查直肠及结肠是否生有息肉及癌细胞。检查前患者要服用泻药以及灌肠,检查时会向肠道注入空气,肠镜碰到肠壁、或进入较深,都会引起腹痛。做肠镜比较痛苦,侵入性强,很多人都比较抵触,不太接受。
无侵入准确率高的筛查:粪便DNA检测
2014年,美国FDA宣布批准粪便 DNA 检测方法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相对粪便隐血免疫化学检测(FIT),粪便 DNA 检测比FIT在检测结直肠癌更为准确,比值为 92% vs 74%(P=0.002)。通过检测大便中的遗传物质(DNA检测),可发现直径1cm 以上进展期腺瘤和早期肠癌病灶(按结直肠癌疾病发展期来看的话,相当于可以提前7、8年发现肠癌的早期危险因素,给予早期治疗充分的时间)。
很多因肠镜检查带来不适及花费时间而逃避大肠癌筛查的人选择了粪便 DNA 检测。后者可以做到在家采样(大便采样)并寄送,更加方便,也节省时间。
临床医生怎么看?
自从杏仁医生推出结直肠癌无创基因检测后,我们惊喜的发现有近500位医生预定了粪便 DNA 检测,我们邀请了其中几位医生,分享了他们对于肠癌早期筛查的看法。
王医生 上海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医生
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肠癌的筛查变的越来越便利,在内镜中心,几乎天天有人和我抱怨肠镜检查太费时间还很痛苦,现在这种粪便DNA检测技术出来了,方便多了。
杨医生 杭州某三甲医院住院医生
当初学医是想让家人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爸妈年纪大,在河南老家,又好烟酒,年初让他们去城里做个肠镜检查,他们舍不得花钱,还怕检查出问题了更麻烦。我在医院里很忙,一年没几次机会能回家,之前看到了粪便DNA检测技术,直接可以在家采样,寄个快递就行,方便多了,就直接给他们买了,爸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身体啊,他们老了,需要我们去照顾他们了。
李医生 北京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医生
刚做完一台直肠癌手术。在医院里看多了,替很多患者感到不值,明明注意一下,花几百块就能提前筛查的疾病,非得等到晚期身体出状况才知道检查治疗,花了几十万不说,很多病例都是直接肛门切除,预防性造口,预后良好的话,一辈子拖个屎尿袋子生活,一点尊严都没有,预后差没几年就去了,何必呢。
夏医生 南京某医院皮肤科医生
我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直系亲属有相关病史),每次做肠镜检查真是痛苦的不行……一到那个时间点整个人都不好了,虽然自己也是医生,但是对这种侵入性的检查还是接受度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