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4个月后,美国终于发现了这个惊天大秘密...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一场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

 

 

23日,纽约时报提前公布次日头版——《美国接近10万人死亡,无法计算的损失》。

 

整个头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龄和身份,并在导语中写道:“他们不仅是一个个名字,他们曾经是我们…”

 

截至美东时间23日17点30分,美国已有96875人死于新冠肺炎。

 

 

本来这事看上去挺震撼的,但是一想到死亡数快破十万了,这事儿就变的不是滋味了。

 

请铭记每个数字背后,都曾是活生生的人...

 

 

而活着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像这种无用功还是少做点吧——

 

日本TBS电视台节目称:日本能遏制疫情的原因在于"使用日语"

 

 

节目中由一位女士用日英两种语言说出句子"这是一支笔",该测试得出的观点是——日本能够遏制疫情的原因在于,日语的使用不会让吐沫飞溅得那么远,从而缩小感染范围。

 

 

难怪美国感染那么多...

 

毕竟有个一天到晚没事干就喜欢呲牙咧嘴喷人的...

 

 

虽说日本这研究是有理论依据的,但属于没什么卵用的道理...

 

有那功夫做研究,真不如老老实实把口罩戴上。

 

 

 

 

 

 

 

5月22日,美国终于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纽约州长发现口罩有用,并向美国人推广。

 

不禁感叹,从1月20日官方首次确诊到现在,4个月,诺达一个美国,终于有人和常识接轨了。

 

 

自从美国疾控中心改口开始让大家戴口罩之后,从美国第一夫人到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再到抗疫专家Dr Fauci都立刻戴上了口罩。

 

 

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个喜欢和大家唱反调的。

 

 

那就是总统川普,他似乎对不戴口罩一直有执念...

 

从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从没看他在公共场合戴过口罩。

 

 

然而上周四,居然有人第一次拍到了川普戴!口!罩!

 

 

这张川普戴口罩的照片看起来都不怎么清晰,媒体转载时,标注的摄影师是:匿名者。

 

推测可能是工厂里的工人拍的…

 

 

不过,川普这口罩只是在私下悄悄戴,一看到有媒体摄影师,立马摘了。

 

 

这些照片都来自5月21日,

 

当天,川普前往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市的福特工厂参观,疫情爆发后,这家工厂已经改为生产呼吸机,口罩等医疗设备。

 

 

在川普还没来之前,密歇根的检察长Dana Nessel就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他,敦促他一定要按规定戴口罩,称这是他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如果他不遵守密歇根的规定,那密歇根以后不会允许他进入任何封闭场所。

 

 

然而,川普在参观那天,

 

虽然在后台戴了会口罩,但看到媒体就立刻摘了。

 

 

为什么呢?

 

美国总统这么大的人了,咋就那么不让人省心呢???

 

 

70几岁的人了,一副“被父母勒令带上口罩的小孩”的憋屈样。

 

在疫情这种大是大非之前,比咱们中国的小孩子都不如...

 

 

评价他像小孩都有点过于美化他了,他就是典型的专横跋扈,自私自利。

 

在他每一次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时,是否有为那些正在一线艰苦奋战的医护们考虑过呢?

 

 

在他摘下口罩的时候,多少医护因为全球新冠病人的日益增多,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下一工作就是一整天。

 

 

这样的折磨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5月19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该国图拉地方临床医院传染病房一名护士护理病人时在透明防护服下穿比基尼,已受到纪律处分。

 

 

这位护士做出这样的举动,无非就是“热”,想降低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痛苦。

 

 

5月19日,图拉卫生部门称:“鉴于这位传染病房护士未遵守医用服装的着装要求,卫生部门宣布对其做出纪律处分,予以通报批评。”医院工作人员也被约谈,被提醒必须遵守医用服装要求和外表要求。

 

据5月21日《太阳报》报道,这名女护士因为被处罚,面临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事情发酵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女护士表示支持。在社交网络上,更是有大批网友声援涉事护士。

 

(一位护士举着一块标语,上面写着:我们不是画廊里的壁画,别再给我们拍照。)

 

而在我国,仍有一些人不惧炎热、痛苦,始终站在前线保护我们。

 

而这些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5月14日,武汉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十日大会战任务,要在10天之内,对全武汉的人做一次核酸检测,彻底摸清武汉市的详细情况。 

 

如此紧急的任务,紧迫的时间,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近日,武汉一个参与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的女护士,冒着烈日连续工作,

 

从早上天没亮开始,一直坚持工作到下午,中间没有休息,中午连饭也没有时间吃,还身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

 

 

顶着烈日,她感觉有点中暑了,于是赶紧脱掉防护服,想缓一下。

 

此时的她手套里面都是汗,皮肤都泡发白了,整个人也是晕晕沉沉的。

 

该护士在旁边愣愣的坐了一会,中暑的难受让她缓不过劲来,实在是忍受不住了,顾不了众人的眼光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旁边的人赶忙过去按摩她僵硬的手,安慰着难受的她。

 

 

当然,她的付出没有白费——

 

今天,一部分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虽然不是全部,但足以让我们看清楚武汉市感染情况的全貌。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最好程度,还要好。

 

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正在急剧的减少中,而真正发病的阳性感染者,更是极度罕见。

 

 

残存感染者的数量和病毒的传播力,正在越来越弱,而且是急剧衰弱。

 

终于,武汉成为了权威认证的世界最安全城市!

 

拿到了阴性的核酸结果,很多武汉市居民都喜极而泣,把自己的检测结果立刻就发到了朋友圈。

 

 

很多武汉人,做完了核酸检测,才敢和家人团圆。更多的武汉人,做完了核酸检测,才开始和朋友约饭。

 

这些本来平平淡淡的幸福,对如今的武汉人来说,却是那么的奢侈和珍贵。

 

但做完了核酸检测后,武汉人又重新拥有了这份幸福。

 

武汉市,终于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

 

 

现在,樱花已开满枝头,生机盎然。

 

人间一派安宁繁荣。

 

 

但在享受这一切时,请大家都要记得,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而这一次,为我们拼命的人,叫医护人员。

 

杏仁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希望国家认可这批最可爱的人的付出,让医护们在这一场大战之后能吃好、睡好、休息好,医护人员的各种奖励政策尽快兑现落实到位吧。

 

 

这边女护士的眼泪还没干,那边已经有医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这位是江群恩医生,他是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医师,今年52岁。

 

抗疫期间,他吃住在医院,连续抗疫50多天。疫情结束后,他仍坚持高强度工作,直至4月27日上午倒在工作岗位。

 

被宣布脑死亡后,家人不愿放弃,坚持继续抢救,最终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江医生病逝后,其家人找到区卫生局及相关部门,提交了病例,诊断结果等资料。

 

但是,被告知难以定性为因公殉职,不能评为工伤……

 

 

为什么,医护们要这么辛苦工作?

 

 

说点心里话,这其实都是“被逼的”。

 

 

因为,这是人民的性命所托,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因为“医生”二字,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政策法规摆在这,有关部门的确是在按章办事,但这背后真的没有问题吗?

 

 

但是,在工伤认定中还有一条规定:

 

“在抢险救灾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中受伤害的,可视同工伤。”

 

在疫情骤临、国家危难的时刻,江医生坚持奋战在抗疫前线,守护百姓健康,难道不是在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吗?

 

为什么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呢?

 

 

为国战死沙场,到头来马革裹尸,父母妻儿无所依靠,这不是在寒医务人员群体的心吗?

 

(不计生死!医生们在请战书上按下的红手印。)

 

试问以后,谁还敢义无反顾冲前线,谁还敢拼尽全力救死扶伤,谁还敢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呢?

 

对天堂的江医生来说,人间欠他一个“工伤”的名份,更欠他一声“英雄走好”。

 

  

 

 

 

Arie van’t Riet 是一名荷兰医学物理学家,教授放射科技师们射线物理学及安全。他在机缘巧合之下,制作出了一系列X射线影像的艺术作品,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出生命的内在之美。

 

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一只谷仓猫头鹰看起来和秃鹰一模一样

 

 

这朵金丝桃生长在 van ’t Riet工作的医院门口

 

 

 

巨蟒和山龙眼花:蟒蛇的气管清晰可见

 

从当地鱼市买来的一条左口鱼

 

 

这只白骨顶也死于交通意外,被车碾死

 

市场买来的鳗鱼和睡莲,加上一只青蛙

 

一只躲藏的巨蜥

 

一只青蛙,两腿肌肉清晰可见,还有一只小蜗牛

 

一只在木兰上栖息的乌鸫

 

一位饲养爬行动物的朋友送来的变色龙遗骸

 

欣赏完这神奇的世界后,我们的杏仁周报也要和各位说再见了。

 

下周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杏仁周报丨美国患者仇医理由——他是个中国人!

 

医生圆桌会 | 抗疫医生过劳离世不算工伤!你怎么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