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食用油,你会了吗?(一)

        食用油在饮食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食用油和健康的关系,市售的食用油种类繁多,面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和商家打出的各种噱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食用油?买什么?吃多少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经常困扰大家,选择不对会影响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对食用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合理选择、适量摄入,吃出健康。

 

食用油包括动物油(例如猪油、牛油)和植物油(从植物种子、果肉提取所得)。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还含有胆固醇,植物油一般含脂肪99%,不含胆固醇而含植物固醇。这里说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

 

各种食用油的区别本质来说是成分的区别,即主要的脂肪酸类别不同。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每种食用油都含有这三种脂肪酸,只是构成不同。通常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但也有例外的,植物油中椰子油和棕榈油含饱和脂肪酸也较多,动物油脂的鱼油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油脂,像猪油、牛油等,多是饱和脂肪酸,分子不含双键,性质稳定,常温下为固体,熔点高(一般来说,熔点低的油,越接近人体体温的油,吸收率越高),吸收率低,摄入过多容易沉积在体内,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等多种疾病,所以日常尽量不吃肥肉,不用荤油炒菜

 

像橄榄油、菜籽油这些多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相对比较健康,对降低胆固醇和调节血脂有一定的帮助。而像我们较为常用的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多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多个双键,性质活跃,熔点低,容易被人体吸收,它能降低LDL和甘油三酯浓度,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

 

     

      植物油中还含有少量磷脂、维生素E、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是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而且还含有两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虽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很多益处,但多双键容易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和自由基,吃多了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              下面了解一些选购食用油的基本知识:

      首先,选购食用油时,应该从标签上了解油的种类,大多数成品油分为三类,原油、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原油是制取后未经任何处理的油脂,不能直接供食用。

压榨油和浸出油的区别主要是油脂制取工艺不同,因此导致风味和加工后的营养成分不同,对原料的要求也有差异。压榨油是通过物理压榨法,保留了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要求原料新鲜且压榨饼中残油高,出油率较低,所以压榨油的价格相对偏高。而浸出油是通过化学浸出法,制取的油无色、无味,对原料要求没有压榨油那么严格,价格比较低,加工后大部分脂肪酸之外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按国家食用油的相关标准,商家必须在标签上标注“压榨”或“浸出”,无论选购哪一种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都是安全的。

 

      其次,应注意油的质量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油是不能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和添加任何香精、香料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将食用油按质量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油质量是最好的,各方面质量要求最严格,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但在选购过程也不必盲目追求一级油,因为一级油在过度的加工精炼过程中,部分有益物质丢失,营养价值打了折扣,因此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二级、三级和司机油均可放心食用。

 

 

     再而,应该注意原料生产国和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