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期: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之危害---血管

第二十四期:

高血压患者教育系列之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

       -----血管

 

   血管: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1、下肢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有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


   2、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把主动脉壁的内膜和中层剥离,形成壁内血肿。典型者可表现为突发的胸腹部撕裂样剧痛,病情非常凶险,可伴休克,甚至猝死。 如有间断的胸痛、腹痛伴发热等症状,要注意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医生讲解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79.9%有一组统计数字: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72%;如果并发脑血管疾病,5年生存率只有69%;如果并发心脏血管疾病,5年生存率就只有59%;那么并发糖尿病的患者,生存率就更低。所以说这种疾病要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这种疾病大多数是采用截肢的办法处理,一般初次诊断截肢率大约为4%;如果没有及时治疗,5年内的截肢率明显提高,大约为8%~10%;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截肢率就更高,大约为30%。老年人群发病率比较高一些。这种疾病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可以引起,一般我们临床称为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个疾病在男性患者中比例高一些,和女性患者之比大约为6:1。40岁以上的人的发病率大约占人口的1%~2%,在70岁以上,发病率就达到了30%。

 

在美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40—5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3%,55—70岁的发病率为15%—17%。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下肢的股腘动脉段、髂动脉段和腹主动脉下端。欧美国家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较高,在美国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40~70岁发病率为1%~2%,每年有10万人次接受外科治疗。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很少,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增加,再加上无损伤血管检查的推广使用,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有逐年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上海华东地区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为0.76%,即1万人中有76个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据国内外研究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1,性别:男多于女,(6:1),50岁以下更明显,50岁以后渐趋接近;2,年龄:常发生于中老年,(45岁以上);3,吸烟:与长期大量吸烟有关;4,肥胖与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5,高血压:所造成的血管损伤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6,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硬化闭塞的进程,同时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使病情更复杂;7还有:饮食习惯、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等。

 

但是,即使有多种治疗手段,本病还有5%左右的截肢率及死亡率,原因有:1,治疗太晚,辗转到有经验的周围血管专科时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2,本病的治疗难度大,特别是晚期病人,国内外还没有100%的治愈率,所以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因并发症严重发生生命危险;4,因本病治疗时间长,有的病人"见异思迁"不能坚持治疗;5,不能按医生的要求调护:如有的病人仍大量吸烟,有的病人自己按摩患肢造成大面积坏死、有的病人用热水洗脚造成患足大面积坏死等,所以,及时正规的治疗、认真正规的调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点解阅读“动脉粥样硬化”


下一期讲:

高血压的危害

       -----眼


资料整理于《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通过整理及讲解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点击"留言给周柏林医生",提出您想获得的健康教育知识

留言给“周柏林”医生,我将尽力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