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早报】宜宾卫计委通报“新生婴儿可能感染艾滋病”一事

来源:健康界
 

国外有家医院上天了!

奥比斯空中眼科医院,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眼科手术设备并在全世界环游,医生们在飞机上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这两种疾病。

【哇!头条】

☉距离4月8日北京医改正式实施还有两周,北京市将建立由市卫计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医疗机构综合监管联席工作机制,围绕医改的重点任务和时间安排,成立市级联合检查组。(北京青年报)

【100℃热闻】

☉日前召开的2017年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传出消息:年内,上海市将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药品采购探索“两票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将推广普及至全市。(解放日报)

☉山西省率先为医养结合定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医疗养老结合基本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自5月15日起实施。(太原晚报)

【医界动态】

☉北京市医管局明确,将组建33个医联体慢病专家团队,覆盖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2位社区医生,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通过京医通平台实现社区医生实名转诊。(北京晨报)

☉3月27日,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医生不堪医暴,宣布无限期罢工;不过,罢工可能在3月31日结束。

【红头文件】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卫计委等多部门印发了《陕西省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明确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90%、同级财政补偿5%、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承担5%的比例分担。(陕西传媒网)

【医药投资】

☉3月25日,金蝶医疗对外宣布已获近亿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涌金集团和京东集团。本轮投资将用于金蝶云医院等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营销渠道的拓展,进一步探索面向医院及患者的商业模式。(健康界)

【医学前沿】

☉心脏受损能用菠菜叶补?伍斯特工学院等三家美国高校的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在去除了植物细胞的菠菜叶子上培植出人类心脏活细胞。

☉丹麦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能让阳痿的男性重新恢复性能力和性生活。换句话说,就是不需要药品、注射或移植,也能治愈。(健康界)

【数说】

1.5%:志诺维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凌少平直言,靶向测序指导下的有效治疗患者比例仅1.5%,这也是精准医学的痛点。(亿欧网)

30.82亿:美年健康2016年实现营收30.82亿元,下一步规模布点在望,奋力新增100家体检中心。(健康界)

362亿:普华永道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大健康产业(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的并购交易金额高达362亿美元,8宗健康医疗投资交易超过10亿美元。(健康界)

【览博】

☉【宜宾孕妇称产检HIV阳性未获告知致新生儿感染,卫计委介入】 宜宾孕妇姜梅称,怀孕初期产检时被查出患梅毒、艾滋病待确诊,但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未及时告知她,致使她的女儿出生被诊出先天性梅毒、艾滋病待确诊。目前,宜宾市卫计委正在等待医院调查结果,未派出卫生执法支队进驻医院。多数网友认为情况蹊跷,希望查清真相。(澎湃新闻)

@王一夫_Constantinus:当年国家搞强制婚检,许多人异口同声反对,什么破坏隐私啦,损害公民自主权啦,然后出了这种事情去赖医院?

@托斯菲尔耶夫夫斯基:傻子都知道是女的隐瞒的。

@歆歆然欣欣然:我觉得有种被媒体绑架的感觉。防艾滋病应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程,普通人谈艾色变,医生也是如此。检测出艾滋病,基于保护艾滋病人隐私的政策,医生只会跟患者说,并不会告知患者以外的人,所以,到底是医生疏忽还是患者问题,这可真的说不准。

@嘿胆小鬼:不可能,医院只要有梅毒艾滋早就启动防御工作和治疗工作了,怎么可能不告知。

【大咖说】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在推动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注重规范有序,不要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健康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医生的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治疗病人,而是开很多的药,我们要改变支付系统,让医生愿意花时间看病。(法制日报)

☉克利夫兰远程医疗高级主管Matt Stanton:成功的远程医疗项目需要有三大要素,员工参与、融合电子病历和患者知晓。(健康界)

【锐观业外】

☉在北京10天内出台9次楼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推出位于密云区和朝阳区的两幅地块,且均限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及土地合理上限价格。(新浪)

☉3月28日24时,我国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到来。近期美国原油库存、产量双升态势打压市场,国际油价刷新年内低点。多家机构认为,我国成品油价格将迎来“二连跌”,并可能创出年内最大降幅。(网易)

☉3月27日下午,民政部在京召开全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范围内的救助和托养机构开展全面检查整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强调受助人员进入救助站未满3月不得匆忙托养。(网易)

更多推荐

【健康早报】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加速“组团”外迁 机遇与挑战并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