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2017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您都享受到了吗
2017年已接近尾声,回顾医疗圈这一年,出台的医改政策漫天飞。
医学专业二本取消、同工同酬大推进、各大医院关停普通门诊、诊所遍地起....
以及年年都只是发文提到的: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口号永远都在喊,而真正落地生根的少之甚少。
就在本周,一则“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更是遭到网民们吐槽,称和自身感触相去甚远。
随后,卫计委回应:数字没有问题,是统计上来的!
杏仁妹心怀疑惑的算了一笔小帐,
如果说1个医生负责100个人,中国有没有5百万家庭医生?这些医生的工资由谁来发?
可能是杏仁妹太过于较真,但是如果没有认真考虑后就急于发表的言论我们是拒绝的。
同样,中国医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假把式,没有实际行动的付出,再多的文件出台也只是耳边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来形容中国的医改再贴切不过。
2017
医务人员薪酬稳步提升
2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点评:四部委发话,多地相继发文说要为全体医护涨薪,涉及十几个地区,但是这个钱到底有没有涨到医生的口袋里,恐怕只有在座的每位医生最有发言权了。
2017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4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点评:取消药品加成后,各地公立医院只能自己想办法“填补亏空“。但是这钱究竟从谁身上扣出来?想必只能对临床科室绩效工资下手了; 到最后,医生资源越来越紧张,患者依旧看病难看病贵。
2017
中国医生逐步告别编制时代
2017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强调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确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逐步实行备案制,在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实行人员总量管理试点。
点评:不管你是否留恋,编制对于中国医护来说,都将逐步成为历史,中国医务人员将告别铁饭碗时代和准公务员身份。失去了编制的束缚,对于医生群体来说,无异于剪掉了一根粗重的锁链。
2017
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
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自4月正式实施起,目前在上海已经有700多名医师参与多点执业,不容小觑。
点评:有人说多点执业、自由执业不靠谱。事实上中国医生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不再甘于仅仅依靠医院品牌,“自带流量”的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或者出走公立医院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特使中国,特色医改。”
今天的圆桌会,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看似“美好”的医改政策。
本次会议有以下几个议题可供参考——
1、您最关心和最想吐槽的医改政策有哪些?
2、2017年还剩十天,您觉得医院会为你准备一个年终大红包吗?
3、一人一句话总结一下您工作的这一年,是收获还是....?
4、对于2018年,您对医疗界有哪些展望?
......
上期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严控药占比、耗占比,是谁扣了医生的工资?》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