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加班一次赚一万!我们呢?

不知道医生大大们在百忙之中,是否会意识到——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仅剩三天就要开幕了!

 

 

可是,杏仁哥却深深的为这届奥运会担忧。

 

借用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一句吐槽——

 

巴西奥运会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烂的一届奥运会!

 

 

就在上周,咱们的田径运动员史冬鹏刚下飞机,办理酒店入住手续。就在这时,突然一名彪形大汉冲了过来,直接将一口呕吐物吐到了史冬鹏身上,这位灵活如狡兔的跨栏名将甚至连闪躲的时间都没有。就在他到洗手间清洗时,行李已经被偷了......

 

 

 

 

凌晨2点,大史到警局报案,没想到警局里竟然人头攒动,办理报案需要排队……

 

还有,咱们帆船队员遇到了奥运会有史以来最有意思的比赛,因为每人可以带一个网兜,顺便捡捡海面上的垃圾和死鱼。

 

或许奥组委会愿意给帆船运动员每人发一叠卫生纸,因为参比赛的海湾被称为“里约厕所”。

 

 

看过了巴西的“盛况”,咱们也算小有安慰,毕竟在基础卫生建设方面,咱们做的比巴西好太多太多了。

 

“比下”咱算是绰绰有余了,那么“比上”呢,咱们又不足了多少?

 

或许接下来的这几组数据能说明些问题。

 

 

 

 

 

 

 

 

近日,相关机构统计出了2016美国住院医师的薪酬报告。

 

注意,是住院医……

 

2016年美国住院医师平均薪酬56500美元。(折合人民币38

 

 

可就是这样的高薪,却还有很多人不满意。

 

2016年的调查中,对薪酬不满意的男女性住院医师比例分别是48%45%

 

那么,他们为什么对薪酬不满呢?有这几个原因——

 

1、我们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一个小时就15美元。

 

2、住院医师是医学学术上的苦役。

 

3、教育和经历相当的非医学行业赚的更多。

 

……

 

 

看完了他们的吐槽,杏仁哥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的含义!

 

说苦,咱们的住院医每周工作时长少于80个小时的有多少?

 

说累,谁有咱们的住院医大大们苦?

 

每天每天查房、抄病历,查房、抄病历,查房、抄病历………

 

 

更不要谈咱们住院的医生大大那点可怜的工资了,说出口就是个笑话啊——

 

前两天手头紧,打电话给一医生大大,打算借点钱救急,还没跟他说明白借钱的原因,他就说:你等会儿,我捡根烟头……

 

 

而咱们骨科的医生大大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想尽办法去为科室招点人,创点收——

 

 

啥,觉得还不够惨?

 

那咱们再来对比另一组别人家医生的“天文数字”——

 

英主治医生一年单纯加班费,最高可达37.5万英镑(按今天的汇率,大概是328万人民币)!

 

在英国,通常来说,加一次班的费用一般是600英镑,但在部分医院,加班4小时最高可获得1000英镑加班费,是专业主治医师正常工资的三四倍。

 

 

英国医学协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BMA)表示,由于人手短缺,诊疗需求大,英国的医院越来越依赖医生加班,加班费也随之飙升。

 

 

一向对“加班”两字深恶痛绝的我,竟然还有点羡慕别人能够加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别人医生数量不足,采取的办法是给钱、很多钱,那我们呢?

 

几十年如一日的义务加班......

 

领导还总给咱们医生大大灌鸡汤:年纪轻轻的别把钱看的太重

 

 

频繁的精神文明建设,奉献教育,要懂得牺牲自己,去照亮别人。

 

最后留下的,只是频繁的医护过劳现象,和大大们日渐拮据的生活。

 

 

此中问题,咱们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当然,咱们的卫计委也没有愚蠢到完全没意识到这问题——

 

七月二十七日,四川省卫计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四川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在该意见中,最让医疗圈热议称赞的有三点:

第一,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应达到本院医务人员平均薪酬的15倍以上或不低于全院最高收入科室的平均水平。


第二,经过相关培训的儿科医生,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主治医师岗位。

 

第三,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将进行调整,部分项目标准要高于成人,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

 

届时,儿科医务人员的薪酬将有明显提高。

 

 

我不管你们怎么说,见到钱我才相信!

 

还有,涨工资只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医疗环境,待遇,工作强度,人员配备,专业要求……

 

 

不管怎么说,衷心的希望这个意见可以早早地被通过,相信儿科的医生大大们,都已经等不及了吧!

 


#上海出台“好人法” 持证救护免担责#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近日表决通过,条例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并强调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http://files.cn-healthcare.com/upload/20160801/46921470064949374.jpg

 

@一条大河波浪宽_85234提到急救,普通人上来就想去掐患者“人中”。可“该出手时就出手”并不等于蛮干,像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操作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要求,但也不是高不可攀。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人人都需要掌握操作规程,把它当作人生的“必修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打伞的鱼6666尽管条例中规定,善意急救伤害患者,不承担法律责任,万一出事就说不清楚了,如果碰到需要急救的人,还是拨打“120”更靠谱。

 

@红居易:救人,必须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救护技能,光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特别是紧急救护!一定要量力而行,决不能盲目救护,以免给被救者造成二次伤害,以至于危及生命。

 

 

杏仁妹:全民普及急救常识是一条长远的道路,而上海,已经迈出了漫长道路中的第一步,让好人打消顾虑,敢于去伸出援助之手,之后再去普及怎么有效的帮助别人,此政策,值得大家为你双手点赞!


院里的那些小事

——讲述咱医生自己的故事

 

我始终忘不了我14岁那边,我初二的时候,妈妈跟我说:萝萝,最近爸爸身体状况不太好,你放学了不要贪玩,快点回家多陪陪爸爸好不好。可是我却没有重视这句话,经常还是和小伙伴们玩到很晚才回家。我还记得,那一天,我放学和小伙伴在路边的图书店里流连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回去,然而回到家,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了,只留下了一张字条,告诉我,爸爸去医院了。我错过了和我爸爸的最后一面。

 

后来,我缠着妈妈大哭,为什么爸爸会走,为什么那么多医生都治不好他?妈妈说,爸爸得了一种没办法治好的病,谁也没有办法。我不相信,我在那天晚上,我下定了决心,我自己要成为一名医生,不要让更多的人经历我所承受过的生离死别之苦。

 

高考结束,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幸好我之前争取到了自主招生的名额,才勉强能进入了武大的一个艺术类专业,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一整整一年,我用了比高三还要多的力气,去苦读,因为,我想转专业去学医。最终,我成功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医生,现在的我很清楚,凭我这个小医生的力量,并不能为根治癌症贡献多少力量,也很难实现我当年的梦想,但是,我无悔,因为我在急诊科,同样每天在救治很多濒临危险的患者,同样在带给那些心中满是焦虑的家属们希望和慰藉。多少次,疲惫地下夜班时,看到家属围绕着已经有所好转的患者,脸上焦虑的神情,有所舒缓的时候,我觉得再苦再累,受尽再多急躁家属的诘难,也是值得的。

 

医者仁心,或许是一种道德标榜,但是我喜欢这句话,我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

  

杏仁妹:心怀梦想,不忘初心,长期与医生大大们的接触,让妹子也深深的为医生大大们善良的心所打动。在这功利而充满着勾心斗角的社会里,白衣天使们的心灵,怕是为数不多的净土了吧。

 

PS:此栏目本意就是与医生大大们分享我们医生自己身边的那些事儿,套用东方时空中的那句经典:讲述咱医生自己的故事,有文采的医生大大可以加杏仁妹的杏仁号:1000894哦~我等待着倾听您的故事)


 

 

安乐死:一个身患晚期癌症的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静静的死去

 

冀州市医院 李医生 《看雨》

 

 

小彩蛋

 

关注杏仁服务号:drxingren,回复“入睡”,获得正确答案


八卦精选 | 最厉害的护士竟然是......

 

医生圆桌会 | 最大的新闻网站黑了医生,您怎么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