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我们还能信你多久?
7月29日,人民日报看出了这样一则新闻——
《大医院莫成“抽水机”》
文章直指当下大医院「虹吸效应」造成的影响。
原文节选——
近年来,许多大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小通吃,薄利多销。无论阑尾炎还是肠息肉,只要有床位,统统都收治。
造成的现状就是,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减少,医院门诊量增加,医院门诊量增速快于基层门诊量,病人依然向高级别医院集中,居民就医流向没有明显改善。
省医院抢县医院的病人,县医院抢乡镇卫生院的病人,乡镇卫生院处境尴尬。
写出这篇文章的人民日报记者是否真的了解我们中国医疗的体制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只是连一个体制外的“外人”都能直言不讳的点明咱们医院的现状,这才是真正的“医改、医保”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悲哀!
对于老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无论有什么病,都要到大医院,找最好的医生,要改变这种就医思维真的太难了。
对于医生——基层医院各种检查少,药品又挣不到钱,收治一个住院病人正正当当收费忙乎10来天,挣的钱还不如大医院做两个检查挣得多。基层医院对于医生的培养近乎没有,年轻医生没有上升的空间。没钱,又没希望,怎能让人心甘情愿留在基层呢?
记得之前卫计委就说过,会提高基层医生待遇,让优秀人才愿意留在基层。
可是,工资待遇真的有提高吗?
他们还说过,会鼓励多点执业,鼓励医生自由开办个人诊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合格放心的医生。
可是,又多少医生多点执业了呢?
还有,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已经严重制约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许多药都没有,又谈何把病人留下呢?
其实,我们理解,改革嘛,难免有阵痛。
可是,这一阵痛,却耽误了9亿县域居民,百万的基层医生。
而这样的阵痛,我们又能忍得了多久呢?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我们该如何去改变现状,如何让这看似美好的“分级诊疗”真正美好起来!
接下来,请听题——
1、您在基层医院就职吗?您那里忙吗?
2、就您所见,现在的基层医院能否达到“分级诊疗”的要求?
3、怎样的条件和待遇,您才愿意去基层医院就职呢?
4、您认为,当下基层医疗面对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
5、咱们的“分级诊疗”接下来又该怎么走?
......
《最大的新闻网站黑了医生,您怎么看?》
上期针对无良媒体抹黑医生,大家纷纷踊跃发表意见
既然无良小编说住ICU不如住宾馆,那么医生大大就让他有病住宾馆去就好——
当然也有医生大大认为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的并不只是媒体的关系,我们之中确实有害群之马,也需要自省——
也有医生大大提出了一些对监管媒体涉医言论的建议——
非常感谢医生大大们的踊跃发言!
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
话不多说 ,医生圆桌会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