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怎样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图中前三个样子的便便就比较干,排出比较困难,有些宝宝可能会数天一次便便,那就叫便秘了。要解决便秘,除了调理饮食之外,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按时排便,排便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早饭之后三十分钟。一些人把大便当做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情,忽视了定时排便的习惯;孩子可能因为贪玩儿,或者对排便有为难情绪,会拖延大便的时间;尤其是长期排便困难的宝宝,害怕疼痛出血,不敢大便。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的便秘。结肠每天有几个动力活跃期,一个是刚刚醒来以后,一个是进餐以后,结肠在这时候开始活动。人在睡眠的时候结肠蠕动缓慢。所以应该抓住这些结肠活动的时机排便,清晨醒来即使没有便意,也应该在马桶上蹲坐一会儿,这样慢慢地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每次蹲坐的时间以三到八分钟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因为较长时间蹲坐体位,可以引起肛门充血,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局部水肿,反而排便困难了。
二、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过度用力的排便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人们可能不知道,越是过度的用力,肛门口就越是紧张,甚至会导致肛门口狭窄,使排便更困难了。
三、排便时候应该集中注意力。不要看书玩手机,看电视,那样会分散排便的注意力,增加排便的时间。
四、排便后要用质地柔软的卫生纸擦拭,温水洗净,软布蘸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用湿巾替代清水洗涤。不要使粪便滞留在肛门口的皱褶中,细菌滋生,有害健康。
五、每天定时便便,坐便盆,刚开始时,没有每次都拉出便便来,不要批评或者惩罚。拉出了要多鼓励。
最后,还是有些孩子不能解决便秘的问题,需要到医院就诊,排除一些肠道发育上的问题,或者给予口服一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