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台前猝死 被评为“中国好人”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岳
“这应该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3月16日,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龙术民得知同事杜勇被评为2月份“中国好人”时深情感叹道。
杜勇,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
2016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正在吃晚饭的杜勇接到医院电话,一位病人出了车祸,髋关节脱位需要他做复位手术。他二话没说放下碗筷,立即赶往医院。 “手术大概做了十几分钟,当他给病人做好复位后,刚刚直起了身子,就倒了下去。 ”龙术民说。
3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直至心脏停止跳动,杜勇未曾离开过自己热爱并为之战斗的手术室。杜勇最后一天的工作记录上显示:科室新增病人3名,手术4台,共计病人68人,这其中就有11名病人由杜勇负责。据统计,仅2016年前4个月,由他主刀或参与配合的手术量已逾150例,加班加点则是常事。
在同事张一球眼里,杜勇深爱医生这个职业。刚上班时,年轻的医生们闲暇时都喜欢聚会娱乐,可杜勇却总是说自己“有事”。他大部分时间不是扎进书海汲取知识,就是向老医生学习临床经验,同时还寻找机会到外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经过几年的历练,杜勇已经成为该科室的技术骨干。 “对于新技术,他总是有无尽的渴求。 ”张一球说。
因为杜勇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同事们都喜欢喊他一起上手术台,跟他一起上手术台放心。 “身边有杜勇,跟他学,行不偏向,干有标杆。 ”同事鲍伟告诉记者。
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开展了腰椎微创新型手术,医生手术时面临可能被射线辐射的风险,每到这个时候,杜勇总是尽可能自己去做。“他也知道这射线是伤人的,可每次都是他抢着上,把危险留给自己。 ”张一球说。
身材高大的杜勇心细如丝,以真情温暖病人。只要看到病人,他脸上就会挂满笑容,即使再疲惫,杜勇对患者也不会有一丝丝冷漠。每次院里组织患者满意度调查,杜勇一直牢牢占据榜首。
“杜医生心好,就怕病人没钱看不起病。 ”家境贫困的朱敬勇朱是个“老病号”,去年年初入院没几天,老伴也生了重病。有一次杜勇来查房时,朱敬勇告诉他决定不做手术了,杜勇连忙向科室负责人作了汇报,向院里申请了贫困患者医疗救助,杜勇还出面联系将他的老伴也安排到县医院相关科室进行住院治疗。
有一位家庭困难的患者在骨科住院治疗,杜勇为了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主动帮助对方办理出院手续,并为患者开出一张经济适用的“服务配方”:定期由他上门为这名患者换药。省了患者的费用,增加他的工作任务,患者得到了实惠。

更多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