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医生的一封告白信!

来源:知麻糖

作者:知麻糖

 

 

我是一名刚刚结束了住院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在朋友圈看到了这篇推送:《住培医生拒绝加班被处理!书面检讨:不计酬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看到了麻醉科住培医生张某的《处理意见书》和该医生的《检讨书》及事情由来的聊天记录截图。

 

心情怎么也提不起来,不由的想起在规培期那些难忘、深刻的体会。

 

 

没钱、没地位、工作不开心

冒着猝死的风险开心的为患者服务

 

这位张医生可能规培需要延期或更严重的后果拿不到规培证,不能晋升职称,这可能也意味着,一个30岁左右的博士的工资持续在“3万多一点”直到规培结束(我不是博士,工资在规培时是“2万多一点”),多一点你们可懂?

 

不去评论这件事情谁对谁错,只是聊一聊现阶段住培医生的生活状况。(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自行绕道)

 

还记得刚毕业,开始工作那会,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大城市生活,迎来人生第一份工作,每个月领的是工资,不再是父母的生活费,父母不再需要为儿担心,也是父母的骄傲:咱家孩子在大城市、大医院上班了,在全村人都有面子,乡下人就爱议论这。

 

只是,自己真的不能体验到那种优越感,因为生活真的不容易,和电视剧、小说描述,大众认知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没时间约会

 

8月入职后开始科室轮转,基本每个科室早上七点到医院,规培制度是12小时留院制,晚上下班基本是八点左右;内科每天基本是查房、写病历,空了看会书,不能玩手机,影响不好。外科比内科多了上手术台。

下班回去查点资料,洗洗就睡觉了!

 

圈子基本都这样,也很充实,和在医学院读书差不多,这确实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比起没有方向感的职业,这是幸福的。

老大不小了,活该没有女朋友or男朋友。

 

二、工资确实是少

 

入职一转眼半年过去了,到了快过年的时间了,有些事情只能自欺欺人了。

 

农村人读书少,只认钱,

见面就问在大医院上班工资高吧,一个月多少啊?

呵呵呵、还可以啊!

 

一到过年红色炸弹来袭,朋友、同事婚礼,小孩拜年、爷爷奶奶都要红包的呀!

每个月房租(农民房)占了1/3,生活开销1/2,这两万多一点的工资,有结余时可能还有买点书。

尴尬到借钱送礼,再向父母拿生活费!

 

三、只是个工具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要一心一意做实验,写文章,越多越好,影响因子越高越好,老师有名了,学生自然也好找工作;可毕业找工作时,蒙圈了!

 

进入临床了,一个外科硕士把除了手术的所有活都干完了,一年下来,好像一个阑尾也不能单独完成。

 

麻醉轮转生,独自一个人管一个房间,难道麻醉真的只有血压和心率吗?

他心里有把握把一台手术的麻醉做好?

他的拒绝让病人更安全!

 

麻醉专业规培生,一般都是直落班,早上开始干活,幸运的话晚上七八点下班,在医院睡觉也是常事。

 

麻醉医生猝死率为啥高?

每天就喝这么点水,血液粘稠,在手术间不是站着就是坐着,下肢血流缓慢、淤积,经常熬夜,大家都是医生,长期下来你认为呢?

 

四、扭曲的价值观

 

某某医生带病上班、带病完成手术、带病看门诊、连续工作24小时、连续八台手术等等正面宣传,涉世未深的我已被洗脑了,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正常的完成工作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带着光环照耀身边的每个人,超额完成工作。

 

医务人员你自己都有病了,病的都要快没命了,为什么不去看病!

 

你平时不是很会教育病人吗,不要抽烟、喝酒,少熬夜,多喝水,按时吃药!

 

你们自己又做到了几条!

 

住培医生刚刚进入真正的临床工作,

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压力,

更大的是来自社会的压力,

如此浮躁、贪婪、攀比的社会,

谁又能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

房贷、车贷、孩子奶粉、年迈父母,

这些问题都不能妥善的解决;

如何带着光环去工作。

 

拼命不如拼维他命

可惜我营养不良

必猝!

 

伙伴们

5年、7年、8年

都过来了!

带着希望、带着光!

加油熬过这三年吧!

 

 

   

更多推荐

住培医生拒绝加班被处理!书面检讨:不计酬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