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欠费扣医护工资,这个锅到底该谁背?
来源:医脉通
近日,某知名大V转发了一则《关于病人欠费扣临床科室奖金的公示》,上面写道:根据深南医[2016]23号文关于病人欠费的奖惩相关规定,现将3月份已出院患者欠费将在5月份绩效扣除明细公示如下,负数表示以前月份已扣本月补发……落款是财务科。
截图来自@淼哥故事会
此则爆料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医院的举措过于简单粗暴处罚医护不合理,有人认为面对这种欠费太过常见缺少有效的管理。
面对这一在医疗界的常见现象,笔者有以下思考:
内部惩罚不可取:尚需多方考量
以惩罚科室或医务人员的形式来减少科内逃费病人,一方面是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不进行控制,一味的任由病人逃费,那么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势必给医院的运行带来压力,医院虽具有公益性,但却不是慈善组织,没有责任为每一位逃费病人买单;另一方面这也是管理下策,因为一味的扣临床绩效来进行督促惩罚,势必造成临床医护人员的不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各科不愿意收治危重或可能存在欠费的患者,科与科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违背了医院最初的理念,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虽然该院也可能有退还与奖励的机制,但将追费的压力,集中在医务人员身上着实需要多加衡量。
政府与社会应出手:完善救助体系势在必行
如今,我们的医保制度越来越完善,生了大病能二次补助、甚至三次补助,但是对于十分贫困的患者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的疾病,他们连最基本的救治费用都无法承担,这时的医保是无法发挥作用的,需要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因此,我们在大力推进医保建设的同时,也应同时考虑到医保之外病人的救助。不能置他们的健康需求于不顾,更不能将皮球踢给医院来解决,让原本就负重前行的医院更加履步维艰。当下,在一些医院甚至特意成立了追讨患者费用的部门,由此可见追费的难度以及欠费的数量之大,才需要用这种吃力的方式去解决。因此,推动多部门的联合救助体系建立,是解决患者欠费的最彻底手段。
恶意欠费决不轻饶:借鉴老赖管理模式
如果医院的管理重点集中在了追费上,如果医生的治疗要考虑承担费用的责任上,对于患者来说这是可怕的,对于社会来说则是不幸的。相关的救助部门应当发挥本身的职能,建立疾病救助及逃费病人管理的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如今,各地人民法院对“老赖”的惩治方式花样各式各样,对于具有偿还能力而故意逃费欠费的,可以借鉴其追讨方式,借助相关部门的协助,纳入医疗“老赖”名单,以期追得应该偿还的欠款,而不是让医院内部员工来“消化”,这既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也将是医院管理上的巨大进步。运用社会对“老赖”管理方法,医院向恶意欠费者使用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
当医护人员每日拿着欠费单一遍又一遍的督促病人缴费时,此时他们的形象在患方脑海里更像冷血的生意人或者气势汹汹的债主,谁还愿意尊称他们为“白衣天使”,这样的医患关系势必夹杂着种种隔阂与偏见。但追缴患者的欠费并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简单的“以暴制暴”,需要从社会层面共同努力根除欠费的土壤,让穷困的患者看得起病,让有钱的患者自觉缴费,医患关系才能更和谐更美好!

更多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