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医生猝死频发后的思考:您足够重视自己的健康吗?
近一个月来,几乎每周都可以听到有医生猝死的消息,本周更是连续发生了三起!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16位医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其中不乏一些正值壮年的医生。
在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充分暴露了中国医疗教育和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生留言:
生老病死本应很正常,医生也是普通人,当然也会生病,这个只能说很婉惜,英年早逝,属于突发疾病死亡……医生的死,有时也不能都归于过劳,但医生的超负荷劳动已成常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人手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够的那一天,许多人完全是在超负荷工作。
简单概括成一个字就是:
正是因为忙,造成了许多医生身体健康上的问题。

8月11日晚上7时,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麻醉科主任刘才堂在医院的办公室突发心脏病死亡,享年五十三岁。
面对同行的离去,作为同样是三甲医院的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全守波,说出了刘才堂主任的真实死因。
全守波:麻醉医生太累了,压力太大了。刘主任的心脏本来就不好,还长期失眠,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自己也有这两个问题,但却不敢休息,八年来休假还不到七天。我们麻醉科还有一个医生,累计加班时长达两个月,但也无暇休假。我们科室里有个医生常年加班,累计加班时长已超过两个月,正常补休的话,他可以放两个月的假。
医生生病后不是不愿意休息,而是无法休息,也许您也有这样的经历:
发着38℃的烧还是得值夜班,吊着盐水还在门诊坐诊......
特别是儿科、急诊科之类医生紧缺的科室,生病了更是得带病工作,因为你一休假科室可能就要停诊。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一位连续工作24小时躺地休息的医生,医生表示:“都这样,很寻常”
连休息都顾不上,又哪有时间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呢?

正所谓“医院一棵草,家中顶梁柱”,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但是现实中,想要生活就得工作,因此咱们的医生鲜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医生身体状况这个话题,请大家围绕以下几点评论:
1、您认为医生猝死是否多余其他行业,为什么?
2、从医以来,你身心最疲惫是哪一次?
3、您会定期体检吗,结果如何?
4、如果有一天您身体健康出了大问题,您会怎么做?
......
上周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职称评审大改革:医院自评、淡化论文,对此您怎么看?》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