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护士带病工作收到警告信,“最美xx”能治百病?
近日,中山六院麻醉科给那些身体不适仍坚持工作的员工发出了一封“警告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某个早上,麻醉科护士宋雪梅像往常一样,准时到医院交班。
交完班后,宋雪梅投入了忙碌的工作,准备手术。手术之后又去抢救病人,再进行下一轮的手术准备。几次下来,宋雪梅明显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心想:“应该问题不大”,于是宋雪梅继续咬咬牙坚持着。
“这是我的工作。”她说。
经过一番忙碌,已经到了下午6时,宋雪梅终于熬不住了,晚饭后,她还是异常不舒服,只能把真实情况告诉麻醉科副主任冯红斌,并让其他麻醉护士接她下班回家休息。
第二天,麻醉科主任靳三庆知道了情况,就在公告栏上,写下了文章开头的“警告”。
医护人员带病工作并不可取,“可以慰问,但不能表扬”。
医护人员患病后,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诊疗过程受到影响,而一旦发生失误,后果可大可小。
带病坚持工作,不仅不利于病人治疗,也不利于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如果是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的疾病,医护人员就有可能延误自己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结局,对于自己和家庭来说,都是不幸的。
网络宣传“最美医护”除了带来一时的感动,对缓解医患关系没有太大作用。
网络上不乏医生一边输液一边出门诊的照片、打着石膏拄着拐杖为患者治病的照片。媒体会这些借素材来宣扬社会正能量,再冠以“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煽情词汇来神化“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殊不知,这些救死扶伤的“天使”也是有血有肉会病会痛的普通人。
宣传正能量目的是让患者对医生行业多一份理解和尊重,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这样暂时的感动过后,下次患者遇到疗效不好的医生,依然会觉得“医生是魔鬼”。
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在座的医生大大们,
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件的?
1、您如何看待麻醉科主任给带病上班的护士写“警告信”的做法?
2、您平时在工作中会有“轻伤不下火线”的想法吗?
3、您觉得媒体在医患问题的报道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上期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口腔医院周末双休遭投诉,“医生休周末”过分吗?》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