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圆桌会丨评职称与“医德”挂钩,您赞同吗?

 

“医生圆桌会”——让医生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价值。
 
截止下期圆桌会,每位参与评论的医生大大均可获得1积分奖励。

 

自从107篇医学论文被撤稿后,就有不少声音呼吁取消职称与论文挂钩的制度。现在,江苏在职称评审上弱化了论文的影响,将之与医德挂钩,这样对医生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近日,江苏对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资格条件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医德为先,医德考评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不唯论文、不唯资历,努力为广大医护人员“松绑”。

 

虽然说是“松绑”,但大多数医生对这项新的评审标准生出许多质疑,甚至些许反感。

 

很多医生表示:医德要如何评价呢?如何标准化的考评呢?

 

 

其实在江苏省公布此条意见之前,很多医院对医德医风进行考评:院内考评包括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而院外考评以患者考评为主,具体由医疗机构的医德考评机构组织实施。

 

有不少医生担心,如此主观的评判,相比较硬性指标论文更容易产生黑幕

 

“医德”现在已经成为与“医闹”“最美医生”等并列的医生最不愿意提起的词

 

医生早已被者两个字捆绑得喘不过气。

 

医德难以界定,患者理解的“医德”是能否让他们满意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患者说某某医生没有医德,究其原因是没给他加号、没让他先看诊、对他态度不好等等。这就折射出了医德概念模糊的问题,我们虽然时常挂在嘴边,但却又无法准确定义。

 

 

另一方面,法律的一些空白也会让医生抵触医德。

 

医生拼尽全力挽救垂死的病人,最后却换来家属医闹,这些教训都让医生生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想法”,逐渐对医德的认同感降低。

 

职称评审条件向来都饱受争议,无论是论文制还是与医德挂钩,都会有反对的声音,

 

那么本期的圆桌会,就请在座的各位医生大大们一起来讨论下职称评审与医德这个话题——

 

1、您眼中的医德和患者眼中的医德有什么差别?

 

2、您觉得为什么现在医生害怕谈医德?

 

3、论文指标与医德评判,您更赞同哪一个用来评职称?

 

4、如果您是政策制定者,会如何制定职称评审?

 

 ......

 

上期评论精选:《医生圆桌会丨多地已出台整治医闹法规,您觉得离零医闹还有多远?》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献计献策,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事业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