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您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医生圆桌会”——让医生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价值。
 
截止下期圆桌会,每位参与评论的医生大大均可获得1积分的奖励。
 
同时,我们会精选每期的热门评论,为医生大大们最精彩的评论送上20积分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

 

《四问论文导向问题:为什么改不动? 怎样才能改变?》

点我击阅读原文

 

一时间,又一次把论文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章说道,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些年来科教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声疾呼,但论文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

 

 

对医生来说,评职称最重要的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手术、教了多少学生,而是发了多少论文。

 

而职称和收入、地位、职位直接挂钩,所以科研论文是必须迈过去的门槛。这让想把更多心思放到治病救人上的医生们,饱受论文烦恼,甚至掏钱造假……

 


 

最典型的例子是几年前的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中山大学两名学生调查发现,一篇关于宫腔粘连的医学论文,10多年来竟被16个医疗单位的25人进行了6轮抄袭,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医生达70多人。

 

 

令人忧心的是,医学论文剽窃造假不仅败坏学术风气,更有可能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灾难。

 

在上述抄袭门事件中,相隔10多年的两篇论文,一名医生除了把刮宫术改为无痛人流外,其他论述基本换汤不换药,只是酌量增减数据。

 

两种不同的手术,居然得出相同结论,岂非可怕?如果医生照此操作,岂非误人性命!

 

而近年来,这种学术不端的乱象甚至愈演愈烈。从教授博导到普通学生,媒体曝光的论文造假事件呈高发态势。

 

比如2016年生物学界的焦点人物,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也被指博士学位论文涉嫌造假。

 

 

前不久,更有一位大龄女博士在某医大附属医院工作,称自带10篇已被接受的SCI论文作嫁妆,可将准丈夫改为第一作者。

 

而此举让不少医生发出了“虽为戏谑,直击痛处”的感慨......

 


想必各位医生也早已疲于应付“论文”的种种,有满满的牢骚想法表达了吧,那么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论文这个话题吧?

 

在人民日报的那篇报道的最后,问了这四个问题——

当下论文导向的现状如何?其利弊何在?

为什么改不动?怎样才能改变?

 

除了这几个问题,小编我还有几个更具体的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医生——

医生大大您有空写论文吗?

您所在的医院里,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哪个更重要?

您发布了的论文,对你的临床技能有没有实际的帮助?

关于论文,你还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的呢?

......


Tip:每季度我们会精选整理每期中呼声最高的提案或建议,以栏目组的名义投递至卫计委官网的——“主任信箱”。还请各位医生踊跃发言,为中国医疗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