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日报丨那些年,骨科手术室飘出的肉香......

都说手术室里欢乐多,最近就有一位医生大大给咱们分享了一段骨科手术的神奇经历——

 

上周,在别人过七夕都在你侬我侬的时候,苦逼的我刚体验了左半骨盆切除+灭活回植。

 


 

通俗点说就是因为骨盆骨肉瘤切除半边骨盆,再把切下来的骨头周围的软组织剔除,再把骨头放在电磁炉上用沸水煮……煮好后再回植到患者体内。

 

灭(pēng)活(tiáo)现场——

 


 

满手术室的香味啊!!!以致后来不得不开门散味……每个路过我们手术室门前的医生都会驻足问一句:你们在干嘛?这是什么味?

 

……虽然跟家里炖骨头汤的味道别无二致……不过心理上还是接受无能……

 

 

杏仁哥好像突然间有点能理解当初大学心理课上看的一部电影《沉默的羔羊》里的主角了……

 

 

医生大大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电影,很是有趣啊……

 

不说了,感觉再说下去咱们这个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栏目,会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了。

 

咱这们可是正儿八经的医学新闻栏目,不是什么美食测评节目啊!

 

 

还是回归本质,来看看最近咱们医生圈里的那些新闻吧~~

 

 

 

先聊聊昨天刷微博时看到的一则消息,实在是奇葩——

 


 

如上图所说,院方郑重承诺:护士打针一次没扎上,患者或家属凡到行政二楼投诉办公室反映者,一次性赔偿患者30元。落款时间是2016711日。

 

无独有偶,之前咱还看过另一家医院奇葩承诺:静脉输液一次成功,否则退费8元。

 

 

唉,咱们的病人就是这样被医院一步步惯坏的,提高技术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方式实在不提倡,长此以往,难缠病人也只会越来越多。

 

还记得719日,咱们就报道过南京市儿童医院就有一位护士因为没一针见血,额头被家长用ipad砸开了一个1.5公分的伤口!幸在这家医院比较明事理,发文表示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并保留向伤人者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其实,护士因一针不见血已经被患者欺负很久了,然而这些年过去了,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不仅没有得到纠正,如今反而登堂入室,成了医院的郑重承诺了!

 

 

咱们的护理生们是怎样追求一针见血的医生大大应该最清楚——都是你扎我一针,我扎你一针,用满手背的针眼换来的啊!

 

 

这样辛苦得来的“一针见血”,还要被你们用来讨好患者,威胁护士!领导此举太让咱们寒心了吧!护士工作已经很忙很艰巨了,请领导们放过护士们吧!

 


 

亦或者,咱们换个思路——那要是一针见血了又能给护士奖励多少呢?

 

 

再看下一则新闻——

 

包头市第八医院产科护士赵俊青是一名孕妇,10日上午感到肚子疼,因为预产期没到就继续去上班了。

 

8点多她接待一名产妇,在助产过程中感觉自己肚子里的宝宝也不老实,在踢她,没在意。

 

10点多产妇的孩子出生后,她发现自己的羊水也破了……

 

1240分,她的女儿出生。

 


 

赵俊青豪爽,大家都喊她赵哥,她自己对记者说:自己接生了那么多小孩,没想到自己的宝贝会在工作中降生,可见女儿很支持她的工作。

 

从赵护士的话里可以看出她的性子真的是很豪爽,生孩子的档口十万火急,到了她口中却是风淡云轻。

 

 

了不得,得赞一个!

 

 

可是,仔细想想当时的状况不禁有些头皮发麻。

 

 

怀孕之后,满心的欢喜的接受一家子的呵护,“熊猫”般的待遇,堪比古代的皇后的排场——这对很多待产的准妈妈来说,再普通不过。

 

 

然而,对于咱们的医护们,这些最普通的享受,却成了奢望。

 

幸亏她是产科,如果是医院其他科室呢?如果在加班后回家路上呢?

 

我们看一下时间,8点多开始进入战时状态,10点多产妇结束持续两个多小时。个中出点差错怎么办?

 


 

为什么,都要临产还在坚持工作呢?医院是怎么安排的,领导没注意到吗?

 

还是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医护孩子就该生在医护岗位上

 

——仅仅因为这样更光荣?!

 

 

关于这点,咱真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院里的那些小事

 

——讲述咱医生自己的故事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医生大大们都讨论的很多——

 

「家里有人是医生,看病会很方便吗?」

 

下面其他医生大大的回答,杏仁哥觉得医生大大们都该看看。这或许就是能让你们在如今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坚持住的最大动力——

 

1、3年前我妈有一段时间吃完饭后告诉我不敢吃太饱,吃太饱觉得撑得上不来气,被我逼着去心内科住院做了个造影,然后发现右冠狭窄,下了枚支架。后来和同屋的一个患者聊天,发现她之前也有同样的症状,却没有早来就诊,这次因为急性心梗住院差点猝死,算是捡回一条命。我妈终于感觉到了我学医的作用。

2
老婆怀孕的时候产检从来没排过队,倒不是因为插队,而是因为每次我上班时挂好号,跟产科门诊叫号的护士打好招呼,快到我老婆时告诉我,我再让她从家过来(家离单位开车10分钟),如果要留血留尿,都是我早上在家给她留好带到医院,送到检验科。出了结果没有问题我自己看,自己粘在产科就诊记录上就行了。



3自从可以下处方后,家里人吃的降压药,降脂药之类的就都是我上班时自己给他们挂号自己开了,每半年给他们约好检查,比体检有针对性,我自己可以根据结果调整治疗。

4微信里有各种同学群,遇到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可以在群里发一下,基本都是可靠的建议。

5知道什么药便宜,便宜的药一般去药店买,不用在医院排队缴费取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到了药店不用去费力分辨药师的推荐,买药就和打酱油差不多。

6有时候家人感冒发烧了,就带到科室病房医生值班室里输液,去急诊自己开好药,拿回病房找护士扎上就行了,不用在输液室等,还可以躺着输。

7最重要的是:每次家人不管有什么不舒服,都会很踏实,因为他们知道你可以把握这个情况,不至于让事态失去控制。尤其是小孩子得病时,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

 

 

咱们总在感叹学医太苦,可是学医那么多年,如果真的能够为家人做到这些,想来也就够本了吧。

 

 

来自某位牙科医生的投稿——

 

《终获自由的牙齿君》

 

OK,今天的日报就和医生大大们聊到这吧,咱们下期再会!

 

 


医生圆桌会丨对于“收112元回扣被辞”事件,您怎么看?

 

杏仁日报丨七夕到了,你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恶意了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