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累还想要做医生?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重复问着两个问题:
一、「人为什么要上学?」
二、「人为什么要上班?」
细细想来,或许也就是这么个答案了吧——
一、为了以后能上班。
二、为了孩子能上学。
当然,这些话从我这么个连小姑娘手都没有摸过的单身汪口中说出来还是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远在手机屏幕另一端的医生大大,你们或许能比我体会得更深刻吧!
比如下面这则新闻里的医生大大——
这两天,又一张打着“最美医生”标签的照片,在咱们医生大大的朋友圈流传开来。
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乾潭镇中心卫生院的外科主任叶美芳,在连续做了两台手术后,靠在手术间的墙上睡着了,她已怀有6个月的身孕,而前一天她已经通宵值了一个夜班。
这组照片是乾潭镇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方琴拍的,拍摄时间是2016年3月9日下午两点左右。
这位医生被采访后说:"我们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短缺,值班、手术连轴干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自己由于个人原因怀有身孕,比较容易疲劳――我没想到这些照片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
医生大大们也是人,也会累。他们每天的工作量大,甚至工作强度也会很高!
但你们却常常选择了无私奉献,去照顾每个需要照顾的人,常常忽略了自己。
正是这一点,让人动容。
可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我们并不提倡啊!
先来看看其他医生大大们的意见吧——
依稀回到了去年,那时咱们大央视还在评选最美(can)医生的时候~~~
这张照片,医生大大还记得吗?
当时的评选,遭到了咱们医生大大一致的抵制,原因就是并不是在评选“最美”,而是评选最苦逼的、最累的、运气最差的、还有身有残疾的。
而这样的“最美医生”评选结果对医生能有什么鼓励呢?鼓励学他们的什么精神?
医院招聘不到足够的人手,就把医生被逼迫得带病上班!
这种无奈不应该被视作为正常,更不应该被诠释成一种积极正面的现象!
如此的“最美医生”,只能让医院里的管理者误以为每个医生都有“最美医生”的无限追求和最大潜质。
以至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医生的健康及时间豪取强夺,一味要求医生只讲贡献不讲回报。
这样的“最美”其实一点都不美,一点都不正能量。
医生大大们啊,咱还是多多考虑考虑自己的生命健康,多多想想家里的老人孩子。该歇着就歇着,别再让自己再累趴下了!
再来看下一则消息,最近呼和浩特市的平安医院真的很是“风光”!
因为自3月5日起,在连续曝光了多起发生在手术台上“持刀要价”事件。患者做手术中途,被要求再交钱,不然就不把伤口逢上!
而有关部门针对此次事件,对于这家“缺德”医院的的处罚结果,在近日公布了:呼和浩特平安医院被罚款3000元、停业整顿。
面对这样的处罚结果,我一时间竟然有些语塞,罚三千,我的天呐!这家医院快被罚破产了吧!
他们在手术台上涨价涨了七千,被抓了罚三千,还可以休息几天去避避风头,养精蓄锐然后回来接着抢是不?
这哪里是罚款啊!这摆明了是分赃,是交保护费吧?!
(传说中的万能钥匙。)
依法治国呢?法律执行力去哪儿了?都被这些莆田系的给吃干净了?
万望各“有关部门”能清醒清醒,别再让这些吸人血的医院再败坏咱们医生大大们的名声了!
接下来,咱们还是从这些有点负能量的新闻里抽身出来,一起来听听医生大大们说的故事吧!
本栏目志在收集医生大大生活与工作中的那些点滴故事,希望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更贴近医生大大的生活,能够更理解医生大大的工作。
杏仁妹知道,作为一名医生,的确很累很累,每天都要面临着紧张的医患关系,每每行事都如履薄冰,医生大大你们的脑海中会否闪现过辞职的念头呢?
多少次无奈过后,多少医生大大还是在这条道路上坚持着,甚至愈行愈远。
或许正是那些从医以来的点滴感动,一次次温暖了我们诚惶诚恐的心,让我们可以在学医的路上再坚持一会吧!
壹:
我爸是医生。以前我没有意识到他这个职业和别人爸爸的有什么不同,只是份职业而已。
然后大概是我四五年级左右的大年夜,外面炮仗正放得震天响,我爸接到一个电话,他有点惊讶,然后又笑嘻嘻地讲两句挂掉了。后来听他讲,电话是他原来一个病患的妈妈打来的。那个小姑娘当时上初中,到底什么病我忘了,总之送到医院时心脏已经停跳了,在超过规定的按压抢救时间后他和同事坚持继续人工按压,虽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那个小姑娘最后醒过来了。她妈妈特意打电话来让她女儿拜年。
我小时候经常往医院跑,印象里面那里三天两头都是哭得凄凄惨惨戚戚的家属。我几乎可以想象那个绝望了的母亲在获知自己女儿安好时突然止住哀嚎,欣喜若狂的样子。
从此以后,我就会想:我爸爸其实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啊。
作者:Licht
贰:
几位师兄出门聚餐归来,上了一辆出租车回医院,到达目的地,司机把计价器按下去归零了。师兄心想“不好,不会遇上黑车漫天要价吧。”这时司机发话了:“你们是XX医院的医生吧,我母亲和老婆上次出车祸就是你们治好的,狗还知道报恩呢,更何况人,我不收车钱,你们走吧。”
师兄说那一刻,当医生的成就感就上来了。
作者:智商高达2GB
很多时候,病人一句简单的答谢便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说的大概就是这样。
本期“有话说”的话题就是上面新闻里提到的——
“卫生院外科主任怀孕6个月连续工作30小时”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场景经常在医院上演:
医生:主任,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科室:什么?你想休息?你走了你的病人谁来管!!那么多事情谁来做???
医院:我们医院事情那么多,你只要能动就得干活!!
医生:(只能默默坚持)
媒体:最美医生连续加班加点坚持工作!!
患者:你们这样工作能看好病吗?简直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卫计委:医务工作者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
医生:(……)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9.2% 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0 小时。
面对这样的现状:咱们的医生大大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TonyYo:中国的医生只是廉价的劳动力,工作最辛苦每天也只能面对被人砍的境遇。医改改明白了吗?面对这样的现状:咱们的医生大大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北京市网友:我老婆晚10点帮别人做剖宫产,晚1点多别人帮她作剖宫产,我儿子提前20多天来到这世界。这种情况在医院是常态,大医院还好点,7个月后不上晚夜班,基层一般上班到临产!
@ Gold RIch Money: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今天请假了,工作量并不会少,早晚还得你处理。在现在这个医务人员奇缺,工作量又大的年代,真的是小病就扛,大病就治成小病再硬扛。不仅是医疗行业,很多行业的中青年人都是这样一个工作状态。
@杏仁哥:面对工作有奉献精神和被逼着加班加点甚至不顾健康其实是两个概念,主动与被动,是所有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明白的一个事实!
(时至今日,居里夫人的研究资料和手稿都仍带有辐射,所以人们在参观居里夫人的手稿时,必须签署免责同意书,穿上防护服,小心谨慎地参观。)
@yangwf2006:没有一个医生希望像陀螺那样的工作。现在的医生,承担着太多的责任和道德义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责任心太强,同样会压垮一个人。医务工作者的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杏仁妹:再也不想听到这样的消息了,每次听到后都让我感到一阵后怕、压抑还有疲惫。
在医院里,很多医生护士怀孕了生病了仍旧坚持继续上班或是连续长时间的工作都是常事,因为他们一旦休假就意味着科室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了,某个病人的手术就可能无法按时进行了。
他们这样仍然坚持工作真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责任和习惯。
可是这样的习惯却渐渐变成自然,变成咱们医生大大肩膀上脱不下的一份负担。
那么?对于此事医生大大你怎么看呢?有什么想说的话,欢迎在日报下方评论留言哦~~~
每期杏仁哥都会从医生大大的评论里选出一到两位神吐槽展示在第二期的杏仁日报上,同时还会送出闪闪发光的50积分哦!
上期最佳吐槽:
没错,这次文件里写的是“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进行展开,所以在上行下达的过程中,到最后很多医院的医生大大可能还是摆脱不了按论文排资论辈的命运。
所以,最简单的思路:分为两条路线,单独评定,各不相关。
医疗线: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教育线: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而硕导、博导,主要依据教育这条线及科研经费来定。让只想干临床的单纯干临床,让更有追求的大夫教学相长。
好啦,今天就和医生大大聊到这了,医生大大们,咱们下期再会~
注意:长图预警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一组动物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