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师节当日一场动用特警的“医闹”,吓哭了医学生!
来源:江淮医学
作者:叶正松
昨天是国际医师节。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佐治亚州麻醉医生Crawford Long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他的妻子为了纪念这一成功,以3月30日作为庆祝日,延续使用下来。1993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总统令,3月30日这一天成为美国的国家医生节,并被全球许多国家所接受,作为医生自己的节日。
中国医师已占世界卫生总支出1%的比例,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中国医师的无私奉献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在这一天,所有人本应都该向他们致敬!然而,对于中国医生来说,只要没有医闹所扰,就是最好的上上签!
就在国际医师节当日,@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在21:17分时,突然置顶发布一条微博呼吁:留住那些学医的种子吧!
在这条微博下面是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副文字截图:医学生一枚,第一次碰见这么大的医闹,围观的群众看起来都不嫌事大,看热闹,我却哭了。今年六月份毕业了,我已经找了一份非医工作了,好喜欢医生这一身份,却无法承受这风险,真的好难过。另一张图片是一批警察火速奔向某个目标。据知情网友留言,事情发生地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发生了医闹事件。
@大均同学: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这种情况表示很无奈。
@大白的小跟班M:当七八个医生被20多个年轻人和五六个老头、老太太堵在医生办公室,办公室里面的休息室躲着当事医生,外面患者家属在砸门,警察叔叔还没到,办公室外面全是看热闹的人,谁不害怕,白大褂都脱了,老子也害怕误伤我!
具体情况和原因,目前尚无任何官方消息。但是,有一个疑似家属的微博名@伍春惠 的发博说:我弟,今年才25,3月16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次检查,当时只是身上痛,26日住院,还能正常吃饭聊天,输液第一天呼吸困难、呕吐,医生说正常,住院输液3天,29日宣布死亡,至今医院未告知病因!
我愿你能身体健康,你却为我雪上加霜。对于此事,一些医界网友纷纷感慨。
@愚庶躏疯:一开始我觉得是政府机构不作为,没有保护好医护。后来我发现真实情况是老百姓对这个群体没有尊重、没有感恩,见过越来越多的病人,慢慢发现有些人得病就是就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
@旧屿时空:我不否认医闹会存在医生的过错,但我想说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一辈子过得顺顺利利,换成不是同行的任何一个,真以为医生给人做手术不会怕,给人看病不会怕?可能一个用药过敏、一个手术失误就是一条人命,换成是各位你们觉得轻松吗?好玩吗?可以随便用来开玩笑吗?当然庸医除外,那叫活该!
@我是牛奶泡泡:医闹(群体事件)算医院的不良执业事件,意思是你闹医院不仅赔钱还得向上背锅,所以为啥医院息事宁人第一也是求生的本能了。
@水之歌者:希望我们这一辈医生能把所有的苦难都承受完,希望我们的抗争能换来后辈医疗同行们的幸福时代,希望依然还是有更多优秀的学子选择医学,这样我们所遭受的才有意义!
@Mia-miao:“好喜欢医生这一身份,却无法承受这风险,好难过”这一句,真的触动了我。
美国的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写过一本书《社会的麦当劳化》,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医闹现象频发、医患矛盾骤增。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像一家麦当劳快餐店,而且它正在将我们人类的行为和心灵格式化,从而导致社会戾气太重,为何?因为现代社会许诺给我们了确定性,也确实兑现了某些方方面面的确定性。但是不好意思,这只是一个假象,人类社会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靠分工协作是解决不了的。这就让那些习惯确定性,依赖确定性的人抓狂了。
他在文中举例说明,比如看病、生老病死,这是人生常态啊。即使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也没有人敢承诺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一次感冒,就能让人致死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医生再努力也没用,因为这是人生常态。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感受恰恰相反,在他们眼里,医疗产业只是现代社会分工中的一环而已。
医生,那可是七八年医学院专业训练的啊,你们穿上了白大褂啊。你们医院那么高的楼,那么多设备,那么多精细的分科,还收我那么多钱,很多人就觉得,这不就跟在商场买东西一样吗?你应该给我提供确定性啊,我交了钱,用了最贵的药,你要是还是治不好我的病,你就要负责任。所以,才出现了医闹现象。
这些医闹的人,其实就是被现代社会的确定性假象迷惑了,被社会的麦当劳化给害了。现代社会麦当劳化之后,我们太追求标准化。而且几乎所有问题,都被包装成有解决的方案,可以马上满足。
这件发生在国际医师节当天的医闹事件,让我想起了席慕容的《无心的错失》那首诗:经不起岁月,经不起一次再次的检视与翻阅。最后,总是有,不得不收藏起来的时刻。
真心希望大家能对医学多些理解,能对医生多些谅解。给我们的社会和未来,留住些学医的种子吧!
更多推荐
未挂号患儿家属哀求医生先治疗,治疗后却嫌费用太贵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