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能有多难?三甲科主任因多点执业遭免职!

 

 

导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精神科主任胡某,因多点执业被医院通报免去了科主任职务!

作者:欧阳锋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科主任多点执业遭遇免职!

 

国家刚刚出台医生多点执业的重大利好政策——医师区域注册制,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医生多点执业究竟可不可行?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精神科主任胡某,因多点执业被医院通报免去了科主任职务!

 

根据医院通报,胡某未经医院允许到民营医院兼职坐诊,违反了医院《关于严禁在职职工擅自在外兼职的有关规定》。

 

 

事实上,胡医生的遭遇并非孤例,《看医界》2016年就曾报道过,北京同仁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和白内障中心主任二人,因未经医院批准到北京多家民营医院多点执业,被医院严肃处理的消息。

 

另据了解,深圳实施区域注册制后,某知名三甲医院给医生们邮件通知,严禁该院医生多点执业。

 

也就是说,不管多点执业政策放开的尺度有多大,在医院层面一个文件或者一面玻璃门就能够将医生多点执业“掐死”。

 

多点执业:重签合同是前提!

 

据医院通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精神科主任胡某多点执业被医院发现并批评后,还找人“威胁”医院管理层。 可见双方在多点执业的矛盾上几乎不可调和。

 

那么医生多点执业的道路难道走到了死胡同吗?接下来解放医生之路该怎么走呢?

 

对此,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表示,“医院并没有错。把多点执业放开视为‘自由执业’是一种误解。医生多点执业的前提是契约,否则一个好政策会被糟蹋。“

 

张强认为契约应该包含是那个方面:一、与工作单位重新签订合同,增加允许多点执业内容;二、承诺并做到没有竞业行为;三、完成单位工作任务。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也表示,“多点执业无论对于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需要两份合同样本:全职合同和兼职合同,两份合同放在医生面前,责、权、利清楚统一,一定会有人签全职,也有人会签兼职。”

 

也就是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要明确,是选择全职还是兼职,如果是兼职合同,每月兼职多少天,承担多少劳动工作量,享受怎么样的薪资待遇。

 

而一旦选择了全职合同,就意味着失去了多点执业的权利,无论是在民营还是公立医院都是如此。

 

科主任们:人未走,心已远!

 

关于医生多点执业,上海一妇婴原院长段涛直言,“医生多点执业是伪命题,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医生真的自由执业了,医院就管不了。互联网已经让医生们——人未走、心已远。看看你们的科主任,有几位心还在你们身边的?”

 

据《看医界》了解,近年来,不仅有一批医生直接跳出体制自由职业,还出现了有多位主委、院士级别的大专家纷纷成立体制内医生集团,探寻多点执业。

 

这样的大专家多点执业哪怕有些行为并不合规,院长敢管吗?管得了吗?而大专家的带头行为必然对于医生群体产生羊群效应。如此来势汹涌的医生多点执业大潮,必将对公立医院管理造成巨大的挑战。

 

对此,一位公立医院院长表示,“多点执业,对大部分院长来说,应该学习理解和如何规范,对大专家来讲,应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和兼职,掌握个度。”

 

而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在解放医生的大潮下,可以想象让大多数公立医院院长们学着去理解医生多点执业难度有多大;如果院长们不能学会理解,就只能是“战争”和“硝烟”了。

 

更多推荐

多点执业政策被打脸,一年仅 1 人申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