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周报丨励志!“外卖小哥”工作之余当医生,顺便考了研究生
辛辣重口的医疗圈时事点评
跟杏仁哥一起换个姿势看新闻
现在杏仁哥身边好多同龄人都已有了谈婚论嫁的对象,只有我还“坚持”单身。
不光是杏仁哥自己急,杏仁哥的妈妈也着急。
这不,上周末我在家躺着看电视,我妈冷不丁说:
有那功夫,多找姑娘聊聊天,别整天窝在家里。
我说不着急,像我这种单身贵族志在四方,没有心思去儿女情长。
她白了我一眼:什么单身贵族,你是说贵宾犬?
不愧是杏仁哥的亲妈,怼起自家儿子来那么狠!
这一次,是杏仁哥输了,想要装X却被无情吊打。
为了能找到对象,杏仁哥拜读了网上许多追女孩的秘籍,
里面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
于是杏仁哥照做了,开始自我总结。
最后得出结论,自己有以下几个特点:人丑嘴不甜,长得磕碜还没钱。
看来我还是先单身着吧,也许未来有个人等着我也不一定!
好吧,杏仁哥还是不想女朋友的事了,接着和大家聊一聊上周医疗圈发生了哪些事~
〖 医生的日常:白天上班,
晚上送外卖补贴家用〗
上周,医疗圈被这样一篇新闻刷屏了:
某医院新入职的硕士研究生为贴补家用,利用业余时间跑滴滴、送外卖。
杏仁哥看到之后心寒无比,知道医生穷,但是没想到这么穷。
简直是一个大写的 “惨”字。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事情也没那么遭:
滴滴送外卖小伙,白天利用空余时间当医生补贴家用,还考了研究生......
这样是不是就变成励志故事了!
外界总是盛传医生一个月能赚好几万,
但只有医生自己知道赚到的钱只够维持生计。
据杏仁哥了解,在外兼职补贴家用的医生并不少见:
从开滴滴、送外卖,到做家教、帮人翻译写作培训,各行各业都有大家忙碌的身影。
同志们啊,国家一直提倡的“多点执业”时代终于到来了!
白天忙医院的工作,晚上在外打工,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说,
但是也有医生表示能够兼职已经很幸福了,
自己连送外卖兼职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忙成狗。
下面这张照片也许能说明为什么医生那么忙:
学无止境说的不就是咱们医生大大吗?
正所谓: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读医学!
杏仁哥再次心疼一波各位医生大大。
〖 护士惨遭掌掴,反为打人者求情!〗
8月6日,肇庆城区某医院内,因为给患儿扎针时没有一针见血,患儿父亲直接掌掴护士。
护士不但没反抗,还继续为这个患儿服务,夫妇接着骂护士。
即使遭受患儿父母责骂的时候,被扇耳光的护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损伤,她继续小心翼翼地用棉签为幼童止血。
光这个摁棉签的动作,她至少保持了两分钟。
为什么护士被打骂没有人制止?
被打的护士还继续为打人者家属的孩子提供医疗服务,
鬼知道她这两分钟是怎么熬过来的。
随后,民警到场后,让护士选择打人夫妇拘留15天或者罚款1500元。
护士说他们家里还有小孩要带,决定不选择让他们拘留,以免家长被拘影响照顾孩子 。
最后让打人夫妇道歉加赔偿了事。
看到这杏仁哥顿时语塞,护士你是在太善良了!
杏仁哥不禁想起下面这张图片:
汽车司机让学生先行,学生向汽车司机鞠躬
尊重和理解应该是相互的,单方面的退让反而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
这次他们没受到应有的惩罚,下一次也许还会对其他护士施暴,
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你越宽容,他们越猖狂。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杏仁哥身上,我绝对不选择道歉了事。
毕竟我的心眼就那么大!
〖 气愤!一男子急诊拒绝挂号,
并殴打2位医生!〗
8月2号,《北京时间 》报道了一则发生在河南民权县人民医院的“伤医”的新闻:
送急诊不满先办卡再就医,
男子打伤两位急诊科医生。
随后多家媒体平台也都纷纷以此标题发布了该条新闻。
这起事件的起因经过很简单,杏仁哥就用警方的通报来说明:
类似的新闻内容咱们已经看得麻木了,
但是这次的新闻标题就起得有那么点意思:《送急诊不满先办卡再就医,男子打伤两医生》
杏仁哥第一次读的时候愣了一下:
先办卡再就医,办的是什么卡?难道医院像理发店一样推销办卡?
下意识地认为医院是不是有什么不法行为。
但仔细看完新闻才发现,
这不就每个人看病要办的就诊卡吗?
没这玩意医生怎么记录患者?
这要是让一些不明真相群众看了,很可能会误解医院、医生冷漠,不交钱不看病。
还有一些“键盘侠”会被挑起愤怒的小火苗,急诊不先看病先要钱,医生该打。
要知道,很多人都是只看标题或者文字,并没有点开视频了解详细的经过,就开喷的。
做过急诊的医生都知道,来看急诊的人是要分轻重缓急的。
既然医生看过了情况,让你先办就诊卡无非是情况并不紧急,可以按照流程来。
来急诊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需要紧急治疗,特殊照顾,那其他人就不紧急了吗?
杏仁哥就有个朋友,他女朋友手指被纸片划伤(没错,是纸片!)后紧张的不行,
连忙带去医院看急诊,结果医生说:你再晚点来伤口就自己好了。
有些事情其实只是看着可怕!
那些把自己当成最核心人物的患者,你家里是有皇位等你继承吗?
现在明明是患者不遵守看病流程还打医生,结果医生被骂“没医德”,
在某些媒体的文字游戏之下,医生大大们实在是太吃亏了。
院里那些小事
——共同讲述医生自己的故事
本周和大家分享几则医院里发生的小故事:
1、
跟朋友们吃完饭去我爸办公室等着蹭车回家
主任叔叔在看片子,喊了一个人过来,大概是新来的小同学,指着屏幕问:“这是什么?”
“小同学”交叠着手恭恭敬敬站着:结肠?
主任看了他一眼,我爸已经走过去了,一听,急了:这是结肠?!又恢复比较温柔的语气絮絮叨叨一堆“不是教过你好多次了吗”“还看不出来吗”
“小同学”说不出话,又被教导了一番“看黏膜”“是空肠啊”“有没有病史”
2、
大概上个星期的中午,急诊推进来一个满裤子都是血的产妇,产后12天,急查血,去产房掏了血块,输了3个单位的血。
送到产后区病情平稳,也没再关注,今天听说,复查还是贫血,需要输血,血库方面要求有献血证,或是家属去献血才能再给血,她老公去血站献血,没成功,查出HIV。产妇要求再次给她自己查一下病毒四项。
3、
某麻醉医生说话口音较重,某次给一个大爷打硬膜外,医生问他:(脚麻吗?)
大爷:(……)
麻师觉得自己可能说话声音太小,继续问:(脚麻吗?)
大爷继续不说话,和麻师大眼瞪小眼
麻醉医生无法忍受,提高嗓音:(说话呀,脚麻吗?)
大爷:(“妈妈”)
4、
某医院手术室厕所经常堵,疏通厕所的师傅发现堵厕所的东西都是帽子和口罩,院长知道这件事之后指示:手纸管够,口罩帽子禁止擦屁股。
5、
我:你注意一点,回家以后不能抽烟喝酒,不要吃重油荤的东西,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喝冷饮,对身体不好。
病人:好好好。
外卖员:你好,请问X女士在吗?外卖冷饮来了。
我&病人:……
我:那什么……说是这么说……谁能不吃垃圾食品呢?不都是迫于无奈才不吃的吗?
来源:网络,杏仁医生整理
现在人们穿着打扮的口味越来越重,
什么“露骨”短袜、内脏泳衣、血管长筒袜…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生产商做不到的,一起来看下吧!
血管长筒袜——
血管长裙——
内脏泳衣——
“露骨”短袜——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你敢穿上大街吗?
周报树洞
本期的杏仁周报就到这里了,各位医生大大咱们下周见!
医生圆桌会丨外科医生开具内科处方被罚,对此您怎么看?
杏仁周报丨医院规培新规定:人可以走,但钱要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