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招聘匠人医生 ,不看论文看手艺 !

作者:常 路   

来源:环球医学

 

日前,成都一家民营医院面向三甲公立医院发出“百万年薪招聘匠人医生”的消息,被业内称为“极具颠覆性的医生招聘”。在医疗界普遍以论文和职称论英雄的大环境下,这则医生招聘启事却明确提出不看论文,只找在临床一线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主治以上医生。这是在给这个行业解绑,也真正使医生职业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

 
这家民营医院“百万年薪招聘”启事的发起人王俊曾经也是成都某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现在是这家民营医院的院长。王俊称,有这样一群普通医生,他们专注于临床一线治疗,没有多少论文发表,职称不高,却以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得病人的口碑,“在医院内部,我们找出这样的医生有两个方法,一是看他是不是医院会诊喜欢邀请的专家,检验他的协作能力;二是看他是否是医院‘内伙子’生病都愿意找的医生,检验他的治疗效果。”
 
王俊将两种标准融入“百万招聘”中,并对工作年限和治病案例进行了高要求。“就像匠人一样,不断地在临床一线操练,才会有精湛的手艺。”王俊称,百万年薪招聘普通医生的事例非常少见。他相信,医生匠人,值得百万价值的体现。
 
 
长期以来,论文是招聘医生、评定职称的重要衡量标准,尤其是SCI论文更是最重要的砝码。不少医生直言:“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在重论文轻技术的招聘与职称评定规则之下,医生完全被论文“绑架”,即使是临床医生,在出门诊、做手术、加夜班之后,时常还得加班加点苦写论文、研讨论文,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许多出于应付而撰写的论文对提高医生的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作用不大。而在论文的指挥棒下,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围绕“论文撰写与发表”的相关产业,触目惊人。近年来,国际医学期刊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揭开了中国医生学术造假的冰山一角,暴露了中国医生评价制度的弊端。
 
成都这家民营医院不看论文看手艺,招聘“匠人医生”,是弱化“以论文定英雄”的可贵尝试。其开出的百万年薪,让有“匠人精神”的医生获得高收入,有助于避免“会看病的不如会写论文的”这类尴尬,有助于激发一些医生用医生的大脑思考,用匠人的气质工作,专注于临床一线治疗,以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一颗医者的仁心,抚平病人的伤痛,赢得病人的口碑。
 
用百万年薪招聘医生无论是不是宣传医院的手段,如果能真正让医生获得与自身价值相符的薪资,那就不失为一次弱化以论文定英雄的可贵尝试。

 

 

更多推荐

人民日报:让医生成为论文的主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