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老于的故事
昨天老于的爱人带着他又找我复查了,虽然在我出差去石家庄之间他们也找别的大夫看过,但是他说总感觉不踏实,一听说我回沧州了,立马给我打电话联系我来复查。其实他已经很稳定了,没啥事儿,就是想听我说句 “很好”,好让媳妇安心的放下他、婆婆和2个孩子回趟东北的娘家,因为自打他生病3年来媳妇一直没有回家。
我称呼他 “老于”,只是因为我把他当做朋友,他们也会觉得我没有架子。其实他并不 “老”,今年才40出头,2个孩子,小的还在上小学。为啥我拿老于当朋友呢?还得从老于的病说起。
初次见老于,是2年前的秋天。老于是被媳妇驾着来到诊室的,当时的老于已经偏瘫、失语、左眼失明还很疼,媳妇也是满脸疲惫和愁容。向往常一样,先简单询问了病史,然后做了裂隙灯检查,我也给出我的诊断: “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通常都是先得了其他疾病,没有及时治疗才会引发了这个疾病的,目前医学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通过睫状体冷冻或光凝手术来保眼球,但是这种手术会很痛苦,而且术后也不会恢复视力,否则就要摘除眼球了。我知道老于的病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意味着什么,但是作为医生因为经历了太多悲欢,即便知道老于的病情很重,也要保持平稳的语气和他两口子谈话。我了解到因为他们打听到我这有沧州市唯一一台睫状体光凝机器,所以想给老于减轻点痛苦,前来找我。随后收住院,按照正常的程序,住院详细记录病情、检查、化验,定手术,术前谈话时我把老于媳妇拉到办公室谈了很久。
先说老于的发病过程,老于以前身体健康,在镇里的厂子上班,有着稳定的收入,家庭幸福美满。3年前的一天,突然老于感到右手拇指和食指发麻并伴有左眼视物不清,开始可以自行好转,逐渐发作越来越频繁,几天后出现右手无力,当地医院做脑部CT查出了脑梗死,随后这个家庭的噩梦就开始了。先是当地县医院治疗了2个月,病情逐渐加重,转到市级医院治疗2个月,因为病情再加重再次换到另一家市级医院治疗1个月,又转到天津某著名神经科医院继续治疗1个月,这是老于已经偏瘫、失语、左眼失明,而且还疼痛难忍,因为失语老于只能不断指头向媳妇表明自己的痛苦。媳妇是老家东北的,很疼人,家里借了10多万给老于治病,但是现实太残酷了,先后已经6次住院、几十次的门诊,但是病情仍然在加重,慢慢的老于媳妇要考虑后面如何对待老于了,毕竟再借钱不好借了,还要抚养两个孩子和年迈的二位老人。
谈话时,我对老于媳妇说了目前的病情和手术原理以及风险,但是重点更多是我阐述了我对老于发病过程分析,老于很年轻,没有全身病这些高危因素,为何会得这种青光眼呢?也就是说原发病还没有查明白,老于媳妇一脸无奈说:最好的医院也去了,钱也借遍了,实在是无力再去治疗了。我劝她说:如果你信我,我可以帮你介绍我信任的脑科医生朋友给你,让她们帮忙好好分析,不然,如果原发病情没有查明白,再恶化可能要危及生命了;如果查明白了,可能病情还有转机。谈完话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效果还不错,眼压下降了不少,老于也不闹了。出院时,老于媳妇找到我,表示想让我找个朋友再看看,我帮忙联系了脑科医院鲁慧大夫,她看了之后也很疑惑,但和我的分析是一样的:需要继续查找原发病,于是老于第八次住院了。
住院3天后鲁慧给我打电话,商量给老于请北京她的研究生导师过来会诊一下,邀请我列席参加会诊。我如约而至,会诊场面比较严肃,老专家详细听取了医生汇报病情,又仔细看了厚厚的一摞片子,接着去病房检查询问了老于,最后回到办公室,给各位医生详细分析了病情,最后得出结论:“颅内动脉炎”,必须使用激素治疗。治疗了1周老于自己能下地了,语言功能也开始逐渐恢复了。后面多次找我复查,眼内的新生血管居然完全消退了,眼压也一直没有再次升高,目前能生活自理,简单语言交流也没问题,真是一个大好的结局。
我每次回老家,父亲就嘱咐我:好好给人看病,别为了帮病人犯错误(我因帮患者受到过医院处分,所以父亲经常叮嘱),话虽简单,但是字字沉重。我想做个好大夫,但是又没有个标准,只能自己尽力求得心理安慰了。这几年,从医环境很不好,双方都互不信任,经常听到各种的负面消息,我虽然也经常遇到患者的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加等等,但是我总觉得:如果你真心为他好,患者是能感受到的,毕竟他们是来看病的,不是来打架的。
老于一家感谢我,我也很感谢他们。老于能生活自理了,媳妇可以出去上班挣钱了,再过几年,上初中的儿子就大了,自己就能挣钱,然后就娶媳妇,老于两口就能想正常家庭一样抱孙子了,这就是生活下去的勇气:希望。我感谢他们,是因为他们信任我,听了我的建议、指引,有了好的结局,为我增添了一份成就感,增加了继续执着探索医学的信心。患者对于我们就只是工作中的部分,而我对于他们就可能会影响一生,所以唯有仔细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才能践行我们的医学誓言。
老于两口子听完我的两个字,都开心的笑了,临别之际,应我提议我们合了影,以示纪念。
2018/1/14
书于家中